最近这两天,印度的消息挺有趣的。因为各国媒体连续报道,关于5月7日那场空战的惨败,好像“已经盖不住了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印度开始用自己的“赢学新思路”来应对。并不是阵风战机的性能有问题,也不是印度飞行员的水平不行,而是情报部门的情报提供得不够准确。这就是说,“不是黄金标牌不行,而是贾队长出错”。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。
咱们先来说说2025年5月7日那场印巴空战。根据最近几天披露的消息,这次冲突堪称90年代以来世界上空战规模最大、先进程度最高的一次。要知道,去年美国对伊拉克那场战争,基本上是单方面的压制,伊拉克空军完全没有还手之力。而今年的印巴空战,无论从空战规模还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来看,都远超那场伊拉克战争。
根据奥地利媒体的还原,这次空战里,印度动用了80多架各类型战机,而巴基斯坦则调动了30多架战机,双方合计投入超过11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,主要是四代机和四代半战机。实话实说,这么大规模的空中战斗,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敢幻想。从数量上看,印度空军的战机数量至少是巴基斯坦空军的两倍。
结果显示,印度空军反倒处于被动,被压制在地面上。按巴基斯坦方面的说法,这场空战中,印度阵风战机被击落了3架,苏30MKI也有1架被摧毁,还有一架米格29战机也未幸免。这种战果,几乎所有国家都认同,包括印度在海外的相关机构也是一致承认的。英国媒体“看热闹不嫌事大”报道说:“实际上,印度被击中了5架阵风战机,除了3架被击落外,还有2架受到严重损伤,无法继续作战”。
随着国际媒体对5月7日空战的报道不断发酵,印度空军遭遇惨败的事实似乎已经无法忽视。面对这样的局面,印度开始推出“赢得新思路”,试图转移责任,把失败归咎于印度情报部门。据印度方面最近的说法,他们认为,是情报部门提供了错误信息,导致印度空军对霹雳15E中距弹的性能估计过于乐观,低估了对方的实际实力。
印度情报部门对于霹雳15E中距弹的了解仅停留在150公里左右,结果实际上这款导弹的射程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。在空战中,印度空军因为轻视对手、放松警惕,结果被巴基斯坦空军偷偷袭击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。至于印度损失了多少架战机,他们并没有公开,毕竟这个数字实在太难堪。为了掩盖失败的原因,印度试图把责任推给情报部门,想把这次失败“洗干净”掉。
不是阵风战机的性能不行,也不是印度飞行员的水平很差,而是情报部门的情报出了问题。换句话说,不是黄金标打仗败得差,而是贾队长的情报出错了。估计未来一段时间,关于5.7空战惨败的说法依然会层出不穷,各种新说辞、新段子都可能出现。总的来说,印度空军没有问题,法式阵风战机也没毛病,印度依然是“那个气势浩荡的大国”,秦始皇边吃花椒边摸电线,赢得还挺欢喜。
其实,印度对5.7空战败因很清楚,主要是体系作战的差距。巴基斯坦使用的歼10CE战机、枭龙系列战机、ZDK-03预警机、电子战设备、地面预警雷达,以及红旗9和红旗16防空系统,全都是国产的硬件,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,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,把整个作战系统的性能最大化。
跟巴基斯坦比起来,印度空军的各种机型和装备都是从法国、以色列以及俄罗斯进口过来的。在整体体系的整合能力方面,显然不如巴基斯坦。比如,米格29和苏30MKI是俄罗斯来的,幻影2000和阵风战机源自法国,而印度的费尔康和内特拉预警机则采用的是以色列的技术。在体系化整合这块,印度遇到不少难题,这也成为他们在5.7空战中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。
在5.7空战遭遇惨败之后,印度空军显得十分着急。过去两个月,他们已经对俄罗斯的苏57和美国的F35进行了多次考察,试图通过进口五代机来弥补双方体系上的差距。最近两天,有外国媒体报道,印度开始和韩国谈判,考察韩国的KF21战机。可以说,印度空军像是“病急乱投医”一样,只要是五代机或准五代机,他们都一定要了解一遍。
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,印度或许还会考虑去了解土耳其的可汗战机。其实,印度一直没搞明白一个问题,就是说,哪怕买来了五代机,如果自己空战体系不健全,根本就很难占据优势。就像“任督二脉没有打通”一样,练再多的“武功秘籍”,都没用。
最近几天,央视纪录片《攻坚》里出现了一段关于歼10C战机“击落”隐身战机的报道。看得出来,结合对抗演习的时间点,那个隐身战机其实就是歼20。按照央视的描述,歼10C在空警500A预警机的引导下,和伙伴飞机协同工作,成功进行了击落隐身机的演习。这个场景充分展示出了体系化作战的优势。不过,目前印度空军还没这个水平。
关于国家防务力量的演变和发展,有很多相关的故事待我们去探讨。作者会在之后的文章中,逐步和大家分享这些内容。
东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